找到相关内容1455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思想

      《金刚经》的思想   喻和平   来自:中国民族报   摘要:《金刚经》意为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,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,能脱离三界而达苦海彼岸的经典。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...   (一)理论及其与中道观的联系   《金刚经》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宣扬了世界一切事物空幻不实的大乘般若思想。“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础,认为世界万法缘起性,是由缘而生的假有,没有固定...

    喻和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4679864.html
  • 层层遣除的般若

    《圆觉经》运用般若,对各种相对的观念层层遣除,从而使人体证到纤尘不立的圆觉妙心。《圆觉经·普贤章》:“依幻说觉,亦名为幻。若说有觉,犹未离幻。”觉悟与虚幻相对而言,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幻。但...,亦复远离”,是说把觉得放下那个的境界也要放下,这是第二重远离;“远离为幻,亦复远离”,意谓即使达到梦幻虚妄境界,对此梦幻虚妄境界也要远离,这便是“远离为幻”,并且对这抛掉放下之念,也要远离。如果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852215.html
  • 略论唯识学之

    略论唯识学之  前言   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,诸法的缘起,就是说明一切事物现象的产生必有其因,佛说无一法非因缘生,所以说,这宇宙万有诸法不同的现象,完全是因缘的和合。于是唯识学者用自己所...不能常住,所以虽有所展现,但仍然是处于无自性的状态,这也就是中学派所说的,唯识从生无性方面予以保留。   最后胜义无性即是圆成实自性的反面,因为在此境界中,即是把前述的依他缘生状态取为无分别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961038.html
  • 惟俨法师:慈悲心与

    慈悲产生的根源、长养、体验、成就等,都在般若的指导下。因此,把握作为慈悲的实践基础,才能真正体现慈悲的真实意义。 ... 三、长养慈悲心与   菩萨的慈悲本着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为众生得离苦”...

    惟 俨 ( 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、莲山双林寺住持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273331.html
  • 析僧肇《不真空论》的性

    析僧肇《不真空论》的性 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欧阳镇 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 胡水风  内容提要 魏晋时期,玄佛合流导致六家七宗局面的形成。僧肇深感六家七宗对“有无”的...派别,即心无、即色、本无。因为这三个派别有偏于中大乘般若性的本意,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佛教的性本体问题。为了维护佛教的正统地位,清除佛教界的不纯思想障碍,僧肇开展了对这三个派别的批判,来张扬其...

    欧阳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447637.html
  • 牛头禅与般若的关涉

    孙金波(浙江温洲师范学院博士生)  提要:本文通过对牛头初祖法融思想的分析,欲探讨牛头禅与般若以特别是僧肇有关思想的关涉。将会发现前者的彻底的、即体即用的方法以及契道的途径在僧肇那里都可以找到...一番阐述之后,江南地区由三论宗继续倡导。又加之这里的地区传统,魏晋风骨一直浸淫在人们内心。法融〈心铭〉思想和笔法深受〈信心铭〉的影响,而〈信心铭〉作者僧璨和宝月禅师的见解相同,他们都是般若的代表。法...

    孙金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341889.html
  • ”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

      “”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   张曼涛  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7册   1978年3月初版   页341-352   ------------------...rsquo;,中国的理解与天台之。”直译即是“之中国式的理解与天台之”。,成为中国式的理解,这自然表示说,原非中国人观念中所理解的,它的原义是印度的,...

    张曼涛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3454816.html
  • 初探--以《中论》“因缘品”为主

    大纲  一、 前 言  二、 法的义涵  三、 四门不生观  (一) 诸法不自生  (二)诸法不他生  (三)诸法不共生  (四)诸法不无因生  四、 四缘不生观  (一)因缘不生  (二)次第...自然我亦是的。因此笔者才以法为主而作个探讨,但唯识学派说,二乘人但证我,未证法,这当然是二系不同点之一,现因篇幅关系不加以探讨,笔者唯以中学派为主而作探讨。  此篇最主要是以《中论》<...

    释圆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945071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天台宗创立三,何谓三

      如本法师答:、假观、中是名三是观诸法空无自体;假观是观诸法但有缘生假相;中是观诸法非非假, 亦亦假之中道实相。   修此三,能破三惑、证三智、成三德。列表说明如下: 修三    修    修假观    修中 破三惑    破见思惑   破尘沙惑   破无明惑 证三智    证一切智   证道种智   证一切种智 成三德    成般若德   成解脱德  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38371219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天台宗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,何谓“三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三是天台宗重要法门,智者大师所立,为教义与实践之骨架。系对于一切存在作三种观法,即、假观、中,称为‘假中三’。此乃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所说‘从假入二谛观,从入假平等,中道第一义谛观’而立。   (一):又作从假入、二谛观。者,离性离相之义。谓观一念之心,不在内,不在外,不在中间,称之为;由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374212615.html